当前位置:农贸百姓网 >> 文化 >> 文章正文

《孙子兵法》的发祥地和孙吴功成名就的地方:努力打造苏州孙吴文化传承的新高地

发布于:2020-12-11 被浏览:3287次

在苏州最高的山上,有孙婺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500多年前,著名军事家孙武隐居于此,撰写了著名的军事典籍—— 《孙子兵法》,印数仅次于《圣经》,被誉为“兵书驰名中外,武圣耀古今”。

经考证,苏州是孙吴的第二故乡,《孙子兵法》的发源地,孙吴成名退隐的地方。孙吴也给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一个“刚柔并济”的文化形象。孙吴和孙子兵法日益成为苏州一道亮丽的文化名片。

考证认定“穹窿山为孙武隐居著兵法地”

东汉《吴越春秋》、苏州地方史籍等史料有记载孙吴避乱跑到吴“探隐居深”,但具体方向不同。苏州孙吴子研究会和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经过多年的检索考证,认为邛崃茅朋坞是孙吴隐居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位“最佳军事大师”,1998年在邛崃山茅棚坞修建了“孙武园”。

《扬子晚报》/牛子新闻记者看到,孙武的孙子兵法像,剑在他的身体和思想,站在花园里。四周是海内外名人题词,表达对孙吴的敬意。孙子兵法碑院,有19.3米长的《孙子兵法》石刻碑,高大、清高、古朴、凝重,是中国著名书法家成克达83岁时所写。十六幅壁画描绘了孙武的一生。《陈完逸齐》-《终老吴地》,孙吴在吴国末期退隐乡下,死在吴,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

苏州孙吴子研究会作为江苏省示范性学术团体和国家4A级社会团体,自1994年7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孙子兵法》与孙吴、苏州的研究。自行组织和主办了21次学术研讨会和特别示范会议,包括5次国际研讨会;印刷出版了30多部孙吴的学术著作、论文集和学校教科书。2017年还编制印刷了《兵圣孙武子》个连环画,出版印刷15000册。特别是《孙子兵法传世典藏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

苏州孙武子研究会通过大量的历史研究和调查,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其中,“苏州是孙吴第二故乡,孙子兵法发源地,孙吴成名退隐之地”获得了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的认可,也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从而确立了“南孙北孔”的历史地位。

考察孙武在苏州的文化踪迹、保护遗址遗迹

孙吴在苏州的遗迹数不胜数:孙吴隐居兵法、孙吴皇宫教战遗迹、春秋吴国都城交昌山周边的春秋文物、南吴城遗址、洞庭山春秋遗址、木渎春秋遗址,以及关于孙吴遗迹的桥梁、道路、亭阁、园林等纪念设施。调查孙吴在苏州的文化遗迹,保护和利用遗址遗存,是社会传承孙吴文化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苏州孙武子研究会协助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保护修复孙武军场和二公主墓遗址,协助襄城区政府重建孙武陵。特别是与吴中林场合作,在邛崃山打造“孙婺源”文化载体,使其成为“江苏省国防教育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学基地”。在基地里,研究所接待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446个外国军事访问团,其中

太湖西山岛,风景秀丽,古称福交。吴越富郊之战发生在附近的太湖水域。苏州西山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金培德介绍说,公元前494年,吴越之间发生了一场大战,史称娇娇之战。吴王夫差为父亲报了仇,日夜训练准备进攻。西山兵工厂和独珠山是吴王训练和藏匿士兵的地方。越王勾践欲先发制人吴,双方在太湖决一死战。然后在伍子胥和孙武的指挥下,吴军对越军进行了前前后后的攻击,导致越军节节败退,最终投降求和。

2014年,拱顶脚下的孙吴文化公园对外开放,占地36公顷,分为孙子兵法广场区、圣湖旅游区和军事科学朝圣区三大区域。它以军事为形,以文化为魂,以智慧为神,集祭祀孙吴、诠释兵法、文化体验、发掘古迹于一体。它充分展示了孙武的辉煌成就,生动地诠释了深刻的《孙子兵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景展示孙子文化的高地之一,被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列为孙子兵法研究中心。

此外,位于圆屋顶山脚下的孙武书院建于2007年,先后举办了十多次国内外学术研讨会。

全国首创孙武文化“六进”活动

苏州孙吴子研究会会长金海龙表示,近年来,研究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强化和亮化苏州孙吴文化品牌,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学习孙子兵法的高地和传播孙吴文化的中心,努力打造苏州孙吴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新高地。

优先进行学术研究和推广。苏州孙武子研究会创造性地实施了《孙子兵法》的“六进”普及活动。早在2002年3月和9月,学会就在苏州26中和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象山中学成立了《孙子兵法》学习兴趣小组,这是国内第一次将《孙子兵法》推广到学校、机关、军营、企业、社区和农村。

象山,《孙子兵法》年发生“武公教战”的地方,象山中学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学生《孙子兵法》探究兴趣小组,这也是苏州乃至全国的一所早期学校。象山中学校长陈建华告诉记者,近20年来,孙子文化渗透其中,形成了“拥抱简单”的校训和“追求创新”的芳香精神。孙子文化展厅建于2013年,孙子文化智慧教育基地于2017年在琼龙山成立。学校结合象山地域文化,将孙子文化精髓引入教育教学管理,积极继承和创新传统优秀文化。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亲临象山中学并题词。

苏州市吴中实验小学原校长赵强介绍,2009年,吴中世孝积极响应吴中区“孙子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三个阶段传承和弘扬孙子文化。第一阶段是学习与认同,学校开展认识孙吴、认识兵法的渗透学习;第二阶段的活动和实践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第三阶段是运用智慧,挖掘孙子的文化内涵,吸收孙子的智慧,滋养学校教育,让孙子的智慧在下一代心中扎根。

筹建国内外唯一的孙子兵法博物馆

新时期,为了有效提高孙武的学术研究水平和传承推广力度,研究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18年提出并启动了《孙子兵法》博物馆项目的筹备工作,并于2019年4月完成了博物馆项目的立项和招标,并先后举行

据了解,孙子兵法博物馆拟建在苏州市吴中区琼龙山,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博物馆的展览布局分为四个展区:军校庙、军庙、知兵馆、洗兵馆。将建成集参观学习、教育体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博物馆形式。建成后也将是国内外唯一的孙子兵法博物馆。

苏州孙吴子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伟俊表示,苏州是孙吴的第二故乡,孙吴也给了苏州一个“刚柔并济”的文化形象。如今,《孙子兵法》的影响力已经超越国界,美国、英国、日本等重要大学和机构都非常重视《孙子兵法》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孙子兵法》不仅是人类军事科学的圣书,而且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领域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巨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人们不断突破对孙子纯军事思想的认知,积极吸收其深刻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内涵,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这也是苏州孙武子研究会一直努力实践的目标。

扬子晚报/新闻记者顾

校对李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