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贸百姓网 >> 文化 >> 文章正文

从“丸子”到《小偷家族》 细说日本的“昭和”“平成”

发布于:2021-01-12 被浏览:2756次

看过《樱桃小丸子》吗?这部风靡全球的动画,背景设定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日本,也被称为日本的昭和时代。昭和和平成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起大落的人物,他们与中国的关系复杂而深刻。

《樱桃小丸子》

1月9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沙携新书《昭和风,平成雨》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在幸福聚会上发表演讲。

沙提到,新书之所以取名为《昭和之风,平成之雨》,是因为平成时代日本社会的变化反映和反馈了以往昭和时代的现象。“这本书不是通史,而是着眼于昭和到平成的历史细节。我希望通过对这些历史细节的描述,反映出更为生动的时代变迁。”

作者:沙

出版社:丽江出版社

昭和年代:一切向好的黄金时代

如果去日本旅游,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以昭和博物馆的名义。其中大多数以“昭和30-40年”为主题,收集和展示那些具有时代感的物品。例如,在东京最西部的城镇梅清,当地居民只是把昭和风格视为当地的旅游特色,大街小巷都贴着昭和风格的海报和标志。

“昭和30-40年”大概是1955年到1975年。沙青青说,即使日本人根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他们也经常看到当时的照片和视频,或者听到当时的音乐。“真怀念!”那种感觉。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怀念昭和时代?在沙看来,那个时代是“现代日本的起点”:如果日本在1945年战败,几乎很难想象短短10年,这个国家就能慢慢走出战败的阴霾,甚至过上樱桃丸子故事里看似平淡却稳定温暖的生活。当时日本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一切似乎都在好转。通过电影《早安》和漫画《樱桃小丸子》,日本家电的迅速普及和娱乐生活的增加反映了日本人个人生活的改善。

但随着泡沫经济达到顶峰后的破灭,日本物价自90年代以来长期保持稳定,进入通缩时代。《小偷家族》01《冰菓》这样的作品或多或少地揭示了日本现实生活中一个平等社会的崩溃和地方社会的衰落。比如《小偷家族》的一户人家靠养老保险维持生计,在破旧的平房里挣扎,也反映了当时普通日本人的生活。对日本人来说,昭和到平成的90多年是喜忧参半的,昭和的开始是不幸的,昭和的中部是繁荣的,昭和的最后几年是幻灭的,这种幻灭笼罩了平成接下来的30年。

《小偷家族》

沙结合展出的十余幅史料、影视作品和报刊新闻图片,从多方面描述了日本从昭和到平成百年间的时代变迁。一张裕仁天皇和麦克阿瑟在形象和身材上形成鲜明对比的照片反映了1945年后的美日关系。此后,日本经历了战后的迅速复兴,日美安全条约的签订,以及民众对安全条约的抗争。

《每日新闻》关于裕仁天皇去世和平成天皇登基

pp_bt/0/13029366937/1000">

麦克阿瑟与昭和天皇的合影

“平成不况”

进入平成时代后,1991年之后的十年常被称为“平成不况”。从巅峰跌落的日本人,又受到1995年阪神大地震冲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萧条”氛围。

在王健看来,《昭和风,平成雨》把日本社会的变化以及所引发的民众心态的变化描绘得非常深刻。“日本是我们最值得研究的国家,中国一步步走到今天,需要有效地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

他还特别提到日本在1964年、1970年相继举办东京奥运会、大阪世博会,和中国于2008年、2010年相继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存在有趣的对应,都是迎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并实现赶超成为第二经济大国。中国对日本经济上的赶超这一转折对中日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中日关系在心态层面发生了变化。

《朝日新闻》对大阪世博会开幕情况的报道

“这几年中日关系的起起伏伏,也和日本对中国的心态调整有关。”沙青青表示,“日本平成虽然不景气,但日本社会总体来说十分平稳。日本经济停滞几十年而未产生大的动荡是一种另类的现象,这值得我们探究学习。”

王健认为,当代日本人和祖父辈对于历史的认识已经不同,老一辈人会对日本产生负罪感,而年轻人认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实际上,代际差异对人的思想影响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今的青年人,一开始接触的就是快速崛起的中国和逐渐衰落的日本和美国,时代的差异对人的烙印是难以逾越的。”另一方面,中日关系也体现“强者照顾弱者”的心态,曾经日本是“强者”一方,如今局势正在慢慢发生变化。“学习日本历史,对中国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中国要进一步发展,不能脱离世界。在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制度性开放的背景下,中日机会很大,合作空间很大。”

标签: 日本 平成 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