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贸百姓网 >> 文化 >> 文章正文

八只巨型恐龙如何在舞台上“复活”?

发布于:2021-02-02 被浏览:3694次

制片人洪本英和7岁的女儿第一次看完韩国音乐剧《恐龙复活了》后,决定把这部作品带到中国。剧中,霸王龙的妈妈保护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变成了化石。母爱被固定为跨越时空的永恒瞬间,历历在目。

“4岁到12岁的观众都很喜欢,妈妈们甚至比孩子更喜欢。我有信心中国版会比韩国原版更好,舞蹈更宏大,舞台更生动。”洪本英说。

现在,一直在韩国家庭音乐剧票房排名第一的中国版《恐龙复活了》终于来到了上海,从1月30日到2月3日,已经在SAIC上海文化广场演出了八场。博物馆美妙的夜晚在剧院上演。秦始皇、兵马俑、埃及艳后和木乃伊在月圆之夜被唤醒,愤怒的史前巨兽穿梭于高楼之间。

中文版《恐龙复活了》根据中国观众审美全面升级3D效果和舞蹈美。从《声入人心》走出来的音乐剧演员翟立硕天,开始了一场梦幻般的冒险。

中国版家庭音乐剧《恐龙复活了》剧照

克娄巴特拉是美丽的黑色,兵马俑是分裂的。每只恐龙都不一样

舞台上的八只巨型恐龙都是精心制作的玩偶。为了让他们在舞台上起死回生,需要一个训练有素的操作员。“每只恐龙呼吸和走路的方式都不一样”。群舞演员沈帅透露,酷炫的史前巨兽重量很大,这些玩偶的操作对演员的肌肉耐力和爆发力要求并不低。在早期的排练中,演员们进行了大量的核心、腿部、腰部和手臂的力量训练。

操作人员还穿着全黑吸光面料的衣服,戴着镂空的黑色网状口罩,在舞台灯光下完全“看不见”,让观众更沉浸地感受到恐龙“复活”的震撼。石路导演还以在四季剧团演出《狮子王》一千多场的经历,为舞台上的古兽增添了更多的个人动作和音效,让他们“复活”后的一举一动更加细腻逼真。

《恐龙复活了》剧里除了恐龙,还有很多技巧和难度都很高的舞蹈动作。包裹在厚布袋里的木乃伊和穿着坚固盔甲的兵马俑必须完成旋转、分裂和翻转。服装设计师周岳介绍说,为了保证动作卡的轻盈,很多版本的服装都做了修改。一个游戏,五个角色要在40秒内同时换边桌,这对服装设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至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埃及艳后》等特殊人物,周岳煞费苦心地为他们设计制作了“高定”服饰。演员也是每天用晒黑油调节肤色,让观众更真实地还原古埃及的历史感。

“在参考了海外博物馆埃及艳后雕塑的真实展品后,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尽最大努力恢复了这个人物在舞台上的原貌。衣服上的装饰使用母贝壳和大量镶嵌的黑钻石。观众看远了就能感受到金光。如果他们有近距离观看的机会,就能感受到细节的精致。”

翟李朔天刮去标志性络腮胡,一人分饰两角

音乐剧演员翟礼硕在《恐龙复活了》中挑战了博物馆馆长郭和“夜孤”贼头子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博物馆馆长似乎脾气不好,话也多,但翟礼硕天没有给它贴标签。“馆长致力于创造珍贵的收藏品、自然历史和博物馆环境,也能感受和触动孩子们的感情

动心底对爱情的向往。”而对于盗贼头目,翟李朔天在耍酷之外还展示了其“小公主”的可爱一面。

为了凸显两个角色的不同,翟李朔天特意刮去了自己标志性的络腮胡,饰演盗贼头目时再贴上假胡须方便观众区分。翟李朔天说,给孩子们看的音乐剧,更不能马虎,在作品立意、音乐舞蹈、舞美道具服装都要以高标准完成,为孩子们种下艺术的种子,也为音乐剧培养未来的观众。

周文嘉等“95后”新生代演员的加入,也让《恐龙复活了》充满青春气息。剧中周文嘉扮演“姐姐”崔娜丽。“剧中最触动我的地方是最后离开博物馆的那一幕,在如梦如幻的夜晚,孩子们结识了一群知交好友,尽管每个月圆之夜才能见面,仍然是一趟奇妙的心灵旅程。”

在导演石路看来,《恐龙复活了》里博物馆“展品复活”是要借恐龙、埃及艳后、秦始皇等角色告诉孩子们生命的意义何在。“希望音乐剧这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舞台强大的表现能力、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不仅能让大小观众流连忘返地走进剧场,更能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接受文化熏陶,穿越时空了解世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