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雁:贾宝玉是真男人吗?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闫红
1987年《红楼梦》开播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班里女同学大多喜欢黛玉,也有替宝钗说话的。还有人用独特的眼光喜爱湘云探春,但大多被男主宝玉惊到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宝黛要争夺这个如花似玉又娘娘腔的人。
年纪大的人对贾宝玉也不满意。一位长辈痛斥他缺乏男子气概,这不是错。宝玉本人平日喜欢调胖调粉。当他看到小外甥追着鹿练习骑射时,甚至还讽刺地说:“我当时就种了牙,不玩了。”
不是我用现在的眼光看历史。书中贾宝玉的评价是“不死板”。
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演员
第35次,两个老女人谈起他,说:“他家很多人都说,真相有点平淡。就像大雨中的一只鸡,他告诉别人:“下雨了,去避雨吧。”你说好笑不好笑?往往没人在他面前,他就哭着笑着。当他看到一只燕子时,他和一条鱼说话。当他看到星星和月亮时,他要么叹息,要么喃喃自语。而且一点刚性都没有,连那些女生都生气了。"
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书里宝玉总是哭,只为黛玉,也为袭人,晴雯,平儿.他说希望他死的时候姑娘们的眼泪流进一条大河,把他送到一个够不着的地方。我想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为这些女孩子落泪了。
他的父亲贾政无法理解他对女性世界的热爱,认为他长大后一定是个放荡的人,所以不太喜欢他。后来贾政点了他的学术作业,差不多等于现在的教育局长。估计他儿子在指导工作的时候应该以此为戒。
贾政打宝玉,王夫人申辩(图片/网络)
不知道贾宝玉是不是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英雄。贾琏似乎比他赢得了更多的赞誉。曾经有人说女大学生投票,她们最愿意选择的对象是贾政。两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都比宝玉大很多。
做“人”比做“人”更重要
宝玉真的不符合传统审美,黛玉爱他是因为前世的约定还是因为别无选择?还是自传体小说的做法,作家要根据自己写英雄,尤其是异性青睐的,比如《平凡的世界》?
我不这么认为。宝玉可能不是“男人”,但他像“男人”。他暗自认为,做“人”比做“人”更重要。做好“人”是根本。是否成为传统词汇中的“男人”,只是个人的选择。
宝玉最人性的一点是什么?作为既得利益者,他是男性,不轻狂自大,和同龄人一样鄙视和践踏女性。他能突破性别的限制,看到女性的美好,发自内心的肯定,看到女性的痛苦,给予最深切的同情。
包玉华祭奠晴雯(图片/网络)
“女儿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看到女儿,我精神一振。看到一个男人就觉得又脏又臭,让人怀疑他是山羊。但是你看《红楼梦》,他说的不是真的吗?
这个事实不好说。在一个男尊女卑的世界里,女人是无法和男人相比的。如果搜索贬义词,很多旁边都有女性角色,比如“强奸”、“贪婪”、“嫉妒”。
男人不是奸诈贪婪嫉妒吗?这样的男人会被称为“喜欢女人”。
宝玉则相反,认为女人是好的,就像珍珠一样,嫁给男人之后就被男人带坏了。他们“闻到男人的味道”,失去了珍珠般的光芒
芒,渐渐变成鱼眼珠子。在他眼里,女人的不可爱,是因为越来越像男人。从贾宝玉视角看《红楼梦》女性群像
有了这份肯定在,许多貌似理所当然的事,就很不对,不正常。
比如前面提到的贾琏,他不算个坏人,甚至被贾赦贾雨村比得都像个好人了。但是他背着王熙凤在外面乱搞还在其次,被王熙凤捉奸在床,他居然还以王熙凤“连我也骂起来了”为由拔剑吓唬她,人越多他越来劲,知道王熙凤在众人面前要装出贤惠样子,不敢怎么样。
这就有点仗势欺人了,倚仗的,是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没理也被他讲出理来。就在这场混乱里,他还打了平儿,后来虽然跟平儿赔礼道歉,不过是好色的本性驱使,“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并不是真的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宝玉却不同,他痛惜平儿这么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她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也就薄命的很了。”
虽然用了“上等”这个字眼,似乎还是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但一来此时的宝玉不可能有绝对平等的意识,二来宝玉是以智商气质而非身份性别来划分的,这就已经超越了时代。
他不平于平儿的遭遇,但也不可能很有阳刚气地做她的盖世英雄,他所能做的,不过是在她受委屈时,照顾她补个妆,替她洗个手帕子,想到她生平,为她落几点痛泪,但这是发自内心的心疼,是把这个女孩子当人看了,与爱情无关,但和爱情一样动人。
▲王熙凤面前唯唯诺诺的平儿(图/网络)
宝玉并不只是对于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才这样。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带她去妙玉那里喝茶,妙玉看不起刘姥姥,用过的杯子也不许收进来,宝玉便赔了笑脸,跟妙玉说:“那茶杯虽然腌臜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子罢,她卖了也可以度日。你说使得么?”
宝玉这也太操心了,平时里为那些女孩子操碎心也罢了,这会儿怎么又为刘姥姥操上心了?你要问宝玉的心路历程,他可能自己都说不清,但天性里的善与聪敏,让他也愿意为这老妇人做点什么,哪怕是顺水人情。
如果考虑到《红楼梦》是部自传体小说,作者的视角,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宝玉的视角,作者对书中人物的态度,也是宝玉的态度,我们就更能理解宝玉对于女性的敬意。
当刘姥姥的女婿无力养家只会在家里喝酒骂人时,刘姥姥像个女英雄一样挺身而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包羞忍辱,释放魅力,满载而归,四大名著里,还能找出一个更加有力量感的老妇人吗?
可以说,《红楼梦》之外,几乎没有不处于男性凝视之下的女性,只有《红楼梦》,塑造了一群不凡的女性群像。她们不是作为贤妻良母或是温柔忠实的情人被讲述,她们的迷人之处,来自于她们自身。这其中有“一身诗意千重瀑”的黛玉,更有“万紫千金谁治国,钗裙一二可齐家”的王熙凤、探春和宝钗等人。
作者的这些认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宝玉慢慢地体会出的,能够逆时代而行,独立思考,比所谓的“刚性”是更彻底的勇敢,单就这一点,无法不对宝玉生出敬意。
有次参加活动,有人问我曹雪芹是不是个女权主义者,我有点茫然,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个主义,他算是某某主义者吗?他歌颂女性,同情女性,维护女性,不过因为他是一个诚实、敏锐、善良、勇敢的人。
贾宝玉也正是这样一个人,这样的人,之前从未有过,之后呢,其实也不多。这样的一个贾宝玉,岂不比泛泛而言的有阳刚之气者,更难得,更珍贵?